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我不是袁术 > 九十九 我有一言,请诸君静听

九十九 我有一言,请诸君静听

九十九 我有一言,请诸君静听 (第1/2页)

此番天子召袁树进京见面,消息传开,张纮还很激动,觉得自己有机会见到袁树一面了。
  
  谁知紧随其后便传出了朝廷要以他为天子侍读的消息,引得雒阳震动。
  
  很多人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老鼠一样跳了起来,尖叫着阻止,仿佛素未谋面的袁树一下子就成为了他的生死大敌,杀父仇人,不与之决一死战就不配为人。
  
  甚至连张纮在太学内的老师韩宗与他的一些同门师兄师弟们也是如此。
  
  平心而论,如果传言是真的,张纮自己也不觉得袁树就这样成为侍读是合适的,心学毕竟是没有得到官方和民间广泛认可的学说,让天子过早接触,有失稳妥。
  
  但是张纮认为以此为缘由大肆批判袁树、袁氏乃至于上表批评、公开辱骂,那就非常不合适了。
  
  袁树也没吃你家米粮,也与你们素未谋面、无怨无仇,何苦如此咄咄逼人、口出粗鄙之语?
  
  张纮觉得这不是士人该做的事情。
  
  他私下里拜见老师、太学博士韩宗,提出相关建议,但是却被韩宗一顿斥责。
  
  “垂髫小儿忘乎所以,袁氏野心勃勃,不知有何用意,吾辈怎能放任彼等如愿?”
  
  韩宗在太学内教授的主要是《京氏易》和《欧阳尚书》,政治立场与袁氏相左,更贴近弘农杨氏,此番反应激动,也有自身的因素在里头。
  
  张纮虽然年轻,对这些学派之争倒也有一些了解,顿时感觉自己尊敬的老师也有这样一面,感到十分沮丧。
  
  此番袁树在沉寂数日之后公开宣布讲学,张纮顿感惊奇,于是早早就来抢占位置,冲到了第一排,就等着目睹袁树的风采,想要看看这位名动半个天下的神童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而后,他便亲眼近距离看到了面如冠玉、神采飞扬的袁树从面前走过。
  
  面色如常,目光如炬,丝毫没有任何怯场之色,十分轻巧的就上了讲台,面对如此庞大的场面,竟像是出入自家门扉一般的轻松简单。
  
  只是这一看,便让张纮知道袁树的确不是常人,而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将”。
  
  有同样感觉的还有张纮的老乡、徐州东海郡人王朗。
  
  王朗依靠家世拜师杨赐,跟随杨赐学习《欧阳尚书》,眼下杨赐在雒阳为帝师,教授天子儒术,王朗也跟随停留在雒阳学习、见闻,此番风波,王朗也非常在意,并且对之前的局面并不认可。
  
  要么就事论事,要是人真的不行,那就骂人,结果外头的舆论直接跑偏,一群人在那里侮辱袁氏、袁树,累及祖先,这实在是太不识礼数了。
  
  他也曾对杨赐冲在最前面的先锋行为感到不解。
  
  杨氏和袁氏有姻亲关系,不说帮助袁氏,至少也应该闭口不言置身事外吧?
  
  结果你带头冲锋?
  
  我亲爱的老师,你这是作何解释啊?
  
  杨赐没有向王朗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上表朝廷,坚决反对袁树侍读之事,抨击袁氏心学乃妖言惑众,要求驱逐袁树、警醒袁氏。
  
  王朗对此十分困惑。
  
  他也读过《孟子解诂》和《知行论》,并且此前杨赐也曾表示袁树的学术自有其出彩之处,所以他自然认为袁树不是不学无术之辈,眼下外头的舆论风波明显跑偏,杨赐为何不做一些补救措施呢?
  
  怀着困惑,王朗也来到了太学,抢占了比较靠前的位置,打算听一听袁树的讲演。
  
  与此同时,光禄大夫马日磾和议郎蔡邕两人也站在距离讲台比较近的一个角落里,望着高台上毫不怯场、神采飞扬的袁树。
  
  “翁叔,袁术好像没有你说的那么貌若童子、身材消瘦啊,我看他分明是个俊美少年郎啊,这身姿,这气派,啧啧,不愧是高门子弟啊!”
  
  蔡邕笑呵呵地扭头看向了马日磾。
  
  马日磾白了蔡邕一眼,又是一声叹息。
  
  “伯喈,现在是讨论他是否俊美的时候吗?这可事关我马氏家族啊!”
  
  “你这样说,我又能如何?”
  
  蔡邕摊开双手摇头道:“这个事情是马公决定的,已经是事实了,不可能反悔,就算要反悔,也该是三年前,而不是现在,现在他三年守孝都守过了,你还能怎么办呢?”
  
  “我……”
  
  马日磾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一声长叹,缓缓道:“我是不知道老祖宗为何如此看好他,家里很多人也都不怎么看好他,但是老祖宗都说了,马氏学术也传给了他,我们这些后辈又能如何?”
  
  “对啊,都已经如此这般了,你还如此喟叹,是没有意义的。”
  
  蔡邕把目光重新投向了袁树,缓缓道:“我看啊,此事倒也不至于如你所想的那般糟糕,你看,袁树脸上哪有沮丧、惶恐之色?那般神采飞扬精神奕奕,是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