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我不是袁术 > 九十八 袁树出击

九十八 袁树出击

九十八 袁树出击 (第1/2页)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和袁树所预料的一样。
  
  有些事情,不回应才是最好的回应,对于某些人来说,不回应比杀了他还难受。
  
  袁氏家族面对朝堂官员的参奏和民间大规模舆论攻击,愣是不发一言、不表一态,袁逢、袁隗等重要家族成员纷纷称病居家,深入简出,闭门不见客。
  
  朝堂上袁氏家族的势力也纷纷和哑巴了一样,一言不发,对于那如雨一般的参奏,他们似乎完全不在意。
  
  一天不回应。
  
  两天不回应。
  
  三天不回应。
  
  四天不回应。
  
  五天不回应。
  
  第六天,宦官们终于沉不住气了。
  
  袁逢和袁隗都死了吗?
  
  袁树那小子埋土里了吗?
  
  他们就算不会着急忙慌的来宫里找宦官协商事情,至少也应该回嘴反击,顺便上个奏表做做样子解释一下吧?
  
  不反击不解释,这是要做什么?
  
  别说宦官,民间那些在野嘴炮们也是有点奇怪,觉得袁氏家族不太对劲。
  
  最开始三天,他们骂的特别痛快,争先恐后,金句频出,恨不能把袁氏形容为大汉开国以来第一奸,但是第四天开始,就有些人觉得不太对劲了。
  
  袁氏怎么不反击呢?
  
  之前抨击宦官的时候,宦官的反应可大了,那家伙张牙舞爪、凶神恶煞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百鬼夜行。
  
  可现在不对劲啊。
  
  袁氏家族遭遇如此抨击,就算稍微有点素质,不至于和宦官一样,但是也不应该一点反应都没有啊。
  
  第五天和第六天,那些金句频出的民间段子手们都有点不敢继续抨击了,总觉得袁氏是在憋什么大招,之前不回复是有原因的,大的可能真的要来了。
  
  被人骂到这个地步还不还嘴,不是全家人死光了,就是全家人磨刀霍霍,准备让骂人的人全家死光。
  
  袁氏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
  
  宦官们到底没什么政治素养,实在是沉不住气,眼看着袁氏家族好几天都对此没有反应,也开始怀疑这个计策到底能不能成功,以及袁氏家族到底在谋划什么。
  
  一群大宦官三天两头开会,搞无稽之谈,各种怀疑论阴谋论满天飞,提出这个计策的以及执意要执行的段珪、曹节也开始被大家伙儿集体质疑。
  
  结果袁氏家族的反击还没来,宦官内部的矛盾就先爆发了,互相指责对方,辱骂对方。
  
  “你说的只要有人参奏,袁氏肯定内部大乱,袁隗肯定来求见!结果人呢?人呢?”
  
  “你不也说就算天上下刀子,袁逢也会顶着刀子来求救的吗?”
  
  “你还说我?当时是谁说袁逢肯定提着被打晕的袁树过来求和?”
  
  “我没说过!是你乱说!我让你乱说!让你乱说!”
  
  “你打我?你敢打我?我揍死你!”
  
  ……………………
  
  ……………………
  
  因为宦官们没接受过素质教育,素质十分低下,很快就从无稽之谈变成了无稽之战。
  
  段珪和淳于登率先动手扭打,曹节也和王甫也紧随其后开始了真人pk。
  
  段珪梆梆两拳把淳于登打成了眼下还不是濒危动物的白罴。
  
  王甫一记猴子偷桃让曹节感受到了人间不值得,正是所谓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只因。
  
  张让本来不想参战,结果被满天乱飞的酒樽误伤耳朵,差点沦为经典角色一只耳。
  
  直到他们打得不亦乐乎、一塌糊涂的时候,闯进来的小宦官终于给他们送来了他们想要知道的消息。
  
  袁氏终于有动作了!
  
  他们不再装死了!
  
  宦官们大喜过望,赶快追问实情。
  
  然后得出了一个让他们感到错愕的答案。
  
  袁氏动了,但又好像没动。
  
  因为动弹的人既不是袁逢也不是袁隗,而是……袁树。
  
  在整个雒阳城都因为袁氏的静默而感受到莫名恐慌的时候,袁树出手了。
  
  他安排程立和魏甲带人到太学去,在太学里头搭了一个台子,然后对外宣称,马融传人袁树将在太学内讲学,欢迎有兴趣的人都来听。
  
  要说宦官们动手之前,袁树要是以个人名义来今文经学大本营讲学,估计反感、警惕、嘲笑的人不会少,关西的名声放在关东是否好使,那还真不好说。所以讲学未必能好好儿的展开。
  
  甚至来的人究竟是来听讲学的还是来砸场子的,都不好说。
  
  但是经过这一阵风波之后,袁树再出面表示自己要在太学讲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在大家看来,这不是袁树来传播自己的心学,而是袁树要对之前的事情做出回应。
  
  被抨击辱骂那么久都一言不发,现在安排风口浪尖上的袁树来回应,还是在太学这种人杰地灵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