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岗位竞争 (第1/2页)
下午上班,冯瑞带陈勇跟田香去了他管理的两个家庭手工业生产小组。
这个所谓的生产小组,就是以社区为基础,招集各家庭的无业人员组建起来的小规模生产小组。
这种形式的生产经营一般都是跟厂子或供销社合作,对方以统一的价格收购,我方组织和负责生产,从中赚取一定的手工费,用于家庭支出。
虽然这个生产小姐的规模不大,稳定性也不强,但却是社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下工作岗位紧张,有些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七八口人,却只有一个人能找上工作,赚的那点工资喂七八张嘴实在难顶,生产小组的建立在一定承度上也能缓解这些家庭的压力。
在别的地方,这种生产小组都是街道跟居委共同合作管理的。
但在红五街,这些事全都是几大厂的工会在接手。
没办法,红五街的人组织思想重,别人说话不好使,就喜欢听厂里的。
久而久之这些事情就全部转到厂工会这边来了。
因为田香住在三里巷,不太清楚这边的情况,路上时,冯瑞挑着重点给她解释了一下。
目前冯瑞管理着两个生产小组,分别是编织小组跟施工队小组。
两个小组都在安置区那边。
红五街的安置区是五大厂共用,以前的旧房子,大杂院或是联排小院子为主,跟三里巷的环境差不多。
而五大厂的家属院是十年前统一建起来单元楼房,虽然上上下下住的人多,但有统一的厕所跟水房,院里有树有花坛啥的。有些社区大院还有蓝球场跟乒乓球台,光社区配置上就要高级很多,感观上比以前那些杂乱的巷子跟小院儿舒服。
这样的楼房大家抢破头都住不上,肯定没地方拿来做生产。
所以机械厂的生产小组都设在安置区这边。
冯瑞先带两人去了编织小组。
这个编织小组设在一个破旧的小祠堂里,登记在册的组员有一百多人,实际干活的每天只有十来个的样子,而且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没办法,年轻人只想进厂,觉得干这个没意思,还扎手。
冯瑞带着两人进去的时候,两个老师傅还乐呵呵地打招呼,知道田香跟陈勇是新来的工会干事,还羡慕地说:“安逸得嘞,以后的日子就稳了。”
谁说不是呢。
但要争取留下来才有得说。
田香拿着笔跟本子在里面转了一圈,大致了解了一下编织小组的情况。
离开的时候,她问冯瑞,“冯老师,这个组就生产菜篮子跟笊篱吗?”
刚刚她在里面看到的全是这两种。
冯瑞:“也不是,只是这两种需求大,供销社那边订货多。”
田香又问了一下关于原料拿货,以及订货与销售方面的情况。
冯瑞一一跟她说了。
目前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是交给供销社,如果供销社那边滞销,或是由于季节性问题商品变得不好卖了,他们也会面临停产,组员们收入减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