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年三十 (第2/2页)
龚良介绍的补课老师的价格,以秦秀丽夫妻俩的收入肯定是承担不起的。秦淮现在是大户,干脆不说价钱,给妹妹补也是补,给弟弟补也是补,不差钱。
秦秀丽作为秦淮专治不孕不育圣手的唯二受益人,这些年对秦淮这个大侄子自然是没得说。过年的压岁钱,平日的零花钱,日常的衣服、零食、玩具一个不落。
秦从文和赵蓉因为要经营早餐店没有时间带小孩出去玩,之前秦淮还在爱读书的时候,每逢寒暑假都是秦秀丽领着秦淮这个大侄子和秦落、何成两个小萝卜头出去旅游,花费的心血自然不用多说。
“行,那我就替小成谢谢你,明年暑假就领着他去山市。”秦淮这么说,秦秀丽就信了,点头答应下来。
姑父何华默默拿上行李箱当背景板。
何成知道大局已定,他反抗也是无用,而且去山市也挺好的,暑假去山市就不用对着秦落的朋友圈流口水可以吃进嘴里了。
何成悄悄问秦落:“那个补课老师真的有用吗?严吗?凶吗?布置的作业多吗?”
秦落道:“卷子写完了可以吃点心。”
何成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往村里走,秦老爷子家在村中心地带,这么多年来村里人都一致觉得这个房子建得特别好,方便全村人过年的时候串门拜年。
顺带一提,秦老爷子叫秦雄,秦奶奶也姓秦,叫秦雅。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秦奶奶急着领孩子们回去,走在最前面开路,秦老爷子紧随其后。秦淮和秦秀丽走在中间,秦秀丽向秦淮咨询秦落的补课老师能适用于何成吗,何成读的又不是国际学校。
何成和秦落两个人走出队伍嘀嘀咕咕,赵蓉鞋带散了,系了个鞋带落后很多,秦从文和姑父何华在队尾默默当搬运工背景板。
秦落刚刚发了一笔小财,根本就掩盖不住自己的得意,问何成:“你还清哥的钱了吗?”
在秦家,不光亲兄妹明算账,表兄弟也要明算账,何成嘴馋吃超出自己配额的点心也是要交钱的。
秦秀丽夫妻俩这些年对儿子的压岁钱、零花钱一直都特别放心,从不没收,因为他们儿子从来没有还清过秦淮的钱。
“我攒了很多!”何成表示他都大半年没吃上点心了,今年过年主打一个还债,“等拿完压岁钱再还给哥,最多就欠2000了!”
“我还完了!”秦落得意地炫耀。
何成大惊,满脸你怎么背叛组织了。
我们姐弟两个不是一起欠的钱,今年一直都是穷鬼二人组吗?你怎么背着弟弟我偷偷致富了?
天理在哪里?公平在哪里?致富方法在哪里?
“那你……”
“没错,今年过年我要大吃特吃,哈哈哈哈哈!”
秦落猖狂的笑声在村里回荡。
秦落在后面笑,队伍前的秦奶奶一行人已经进家了。
如果是从来没有来过秦老爷子家的人,刚进院门的时候一定会特别吃惊,因为这个家里最新、乍看上去花钱最多,建的最好的小平房,其实是厨房。
是的,厨房。
秦老爷子永远信奉一句话,将军上战场不能没有枪,学生上考场不能没有笔,他的宝贝孙子秦淮做点心不能没有一个大厨房。
最开始,秦家的厨房没有这么大。
乡下的厨房懂的都懂,基本上都是主屋边上的一个小房间。论面积肯定不会小,但也大不到哪去。
除了土灶台和冰箱外没有什么别的东西,讲究点的厨房里放两个架子用来放食材,不讲究的蔬菜扔地上,肉菜放冰箱里。大部分的空地都用来放柴堆和引燃柴堆的干稻草,主打一个乍看上去脏乱差,仔细一看也不干净。
但秦家的厨房不一样。
秦家的厨房特别大!
单论面积,和黄记后厨不相上下。不光大,而且干净,甚至还分区域。
懂白案的人都知道,面团在发酵时的温度不能太高,如果过度靠近火源面团发酵一定不会好。
因此秦家的厨房,揉面区和蒸点区是分开的,揉面区还有空调,蒸点区仍是土灶。
中间的大片空地也不是空着浪费,是为了方便来秦家拜年的亲戚朋友进厨房对秦淮嘘寒问暖,同时又不会打扰到秦淮做点心。
这么大的一个厨房,每年秦淮在乡下蒸点心能把厨房蒸成一个云中仙境,什么实力就不多说了。
再说一句题外话,这个新厨房是秦淮大一那一年秦老爷子拍板,斥巨资建的。之前秦淮虽然过年回家也要做点心,但那时候他是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和玩,家里人不会让他做太多太累,够自己吃就行。
大一那一年,秦淮第1次展现了自己真正的实力。
毫不夸张地说,那一年全村都轰动了。全村的父老乡亲都恨不得端着碗蹲在秦家的院子里,从初一到十五。
也是从那一年秦老爷子深深意识到了自家厨房太小,影响到了大孙子发挥,厨房环境不好更是让大孙子没有一个良好的做点心的环境。
斥巨资额外建了一个专门的厨房。
由于自家面积不够,还借用了邻居家的院子,邻居为此把围墙都拆了。
秦家周围有三个邻居,三个邻居为了抢拆谁家的围墙差点打起来。
最终获胜的是秦老爷子的堂弟一家,仗着有亲戚关系先把自己家围墙拆了,先下手为强。
“淮淮回来了呀!”
几乎在秦淮踏进院子的那一刻,隔壁邻居,秦老爷子的二堂弟,按辈分秦淮应该叫六爷爷的,因为当年围墙拆得够早,每年都能在一众亲戚中脱颖而出,年三十就能分到点心的年过六十,但是身手依旧矫健的秦天河从家里闪现而出。
“六爷爷过年好。”秦淮笑着道。
“过年好,来,这是你大壮叔托人捎回来的羊肚菌,六爷爷舍不得吃,都给咱们淮淮。”秦天河笑眯眯地递出两盒礼盒装的羊肚菌。
秦大壮是秦天河的小儿子,在外地定居,每年过年都会拖家带口回来。
“大壮叔今年过年不回来?”秦淮问。
“没抢到票,要初三才能到。”秦天河说。
明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却初三才能回家吃点心,在外地的秦大壮平等的憎恨每一个抢到过年回家车票的人。
和秦天河寒暄了两句,秦淮开始说正事。
“奶奶,我前两天打电话跟您说的让您注意签收的快递都到了吗?”秦淮问。
“都到了,你这孩子弄了一堆馅回来就算了,怎么还买了那么多点心回来?都在冰箱里放着,家里的冰箱放不下,我还去你六爷爷家借了一个冰箱。”
秦天河笑呵呵道:“家里冰箱管够!”
顺带一提,秦天河的大儿子是卖冰箱的。
“那都是今年要吃的点心,有的是生胚可以直接上锅蒸。我今年不是回来得晚吗?很多馅料来不及提前做,只能寄回来。”
“那些水果都到了吗?”
“到了,多的屋里都放不下。”秦奶奶道。
“多就对了,这是我朋友特意寄到我们家来,让爷爷奶奶您用来拜年的。”
“那你这个朋友还挺贴心的。”秦奶奶感叹道,“那快递里还有好多酥饼,有的都碎了。这些东西镇上都能买得到哦,专程寄过来多浪费钱呀。”
“那酥饼好吃的,奶奶,我先去厨房做点心了,酥饼您和爷爷不会还没吃吧?您吃了就知道了,这也是我朋友做的。”
秦奶奶点点头,发现后面的人还没跟上,从院子里探出头来对后面喊:“秀丽呀,你们快一点,淮淮都要开始干活啦!”
“就等着你们帮忙切菜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