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律师行业内卷现状!收购鸿誉律所! (第1/2页)
柳凤山、周建军、郭树达对苏扬还是比较有好感的。
不为别的,范金定告诉他们,苏扬不仅有钱,还非常有能力!
他拥有五家公司,手下员工数量超过两千人,而且对员工相当大方。
一位有钱,有能力,又对员工大方的实力大股东,他们还是比较欢迎的。
而且苏扬给他们的第一印象也比较好,不像那种霸道专横的人!
苏扬跟徐鸿誉大致聊了一下,徐鸿誉的确是有意出售手上律所股份。
双方虽然在价格上没有达成意见,但已经可以磋商。
随后,徐鸿誉和柳凤山又带着苏扬、范金定两人参观了鸿誉律所,见到了鸿誉律事务所几位执业律师。
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之间工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
一般分为工资制、提成制、包干制或者合伙人制。
在工资制中,律师类似于公司的员工,领取固定工资和可能的提成。
律师事务所负责分配案件给律师,并承担相应的管理和运营成本。
律师按照律师事务所的要求出庭,完成法律服务工作。
此种模式下,律师费主要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收取,再按照内部工资制度分配给律师。
这正是鸿誉律师事务所采取的制度。
提成制类似于挂靠关系,律师自主承接案件,律师事务所不直接分配案件。
律师在赚取利润后,与律师事务所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分成比例通常是律师拿小头(如30%或20%),律师事务所拿大头(如70%或80%)。
这种模式下,律师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和收益权。
但同时也承担更高的风险。
包干制,就是律师事务所会核算出日常运营的费用,包括房租、行政费用等,并由律师一次性支付。
支付的费用可能按照律师人数平均分摊,即所谓的人头费。
在此之后,律师所收取的律师费中,除去已支付的日常运营费用部分,剩余部分可能归律师所有或再与律所进行分成。
最后就是比较常见的合伙人制,资深律师可能成为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作为合伙人,他们不仅参与律师事务所的收益分配,还共同承担律所的运营风险和决策责任。
合伙人之间的收益分配通常根据合伙协议来确定,可能涉及多个复杂因素,如出资比例、业务贡献等。
鸿誉律师事务所除了给律师发工资以外,律师还有其他绩效、奖金、津贴补助等收入。
鸿誉律所中,厉害的律师年收入也能过百万。
其他中层律师年收入在十几万、几十万不等。
青年律师收入就比较差,但比其他律所的青年律师,处境要好不少。
苏扬也是知道国内律师行业大概情况的。
律师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光鲜,就跟网红行业一个样,非常符合二八定律。
超过七成的青年律师年收入不足10万元。
哪怕是国内一线城市深市地区,40岁以下的律师近六成收入不足15万元。
最近五年,国内律师数量大概翻了一倍,律师行业内卷相当严重。
偏偏律师是比较讲究人脉积累的。
20%的律师占据了行业80%的资源和收益。
剩下那80%的人,只能争抢剩下的20%资源和收益。
现阶段,国内起码有一半的律师挣扎在温饱线上。
许多律师实习期间工资一千,比当地最低工资还要低,房租都付不起。
还真有人靠贷款上班!
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案源。
很多案子都是老律师接的,年轻律师穷得要死,只能苦熬!
就比如苏扬就知道一位魔都网红女律师。
在魔都工作月薪四五千,估计也就勉强够生活。
结果她靠业余时间,在网上跳舞当up主做直播月入两万……
前不久这件事还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有老前辈说她影响律师行业的名誉!
这就相当魔幻!
鸿誉律所对青年律师还算不错,起码会给他们发工资补贴。
还会让老律师带带他们,让他们从老律师那里分一些钱。
或者直接分配一些不太重要的案子对他们进行培养。
苏扬大致了解了鸿誉律所律师的薪水之后,心情就更好了一些。
律师事务所果然比较匹配他的金手指!
他也稍微使用了一下商业推演,发现鸿誉被他接手之后发展不会差。
哪怕他不插手,一年内公司在柳凤山、周建军、郭树达的带领下,也能慢慢发展壮大。
而且他每个月就靠工资福利返还,那也是百万收入!
于是,他就下定了决心!
这种股权比较集中,发展还比较不错的公司制律所还是比较少见的。
至少框架搭建得是比较符合苏扬心意的!
以后苏扬想要让鸿誉发展壮大,也比较容易。
唯一麻烦的,公司还有其他三位股东,不过苏扬跟他们三位聊了一下之后,也很快谈妥了。
涉及到生意问题,没有什么是钱不能解决的事情!跟徐鸿誉、柳凤山、周建军、郭树达达成初步意见之后,苏扬就开始派人对鸿誉律所进行资产评估。
鸿誉自然是没什么资产的,公司办公场地都是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