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我父刘玄德 > 第121章 拜见糜甑

第121章 拜见糜甑

第121章 拜见糜甑 (第2/2页)

刘封一见,吃了一惊,赶忙快步冲了过去,堪堪扶住了糜甑。
  
  “糜老丈,何须如此。”
  
  刘封扶起糜甑,谦逊道:“小子在郯城,可是对别驾以叔父相称的。别驾勤政爱民,日夜操劳,为我父拾遗补缺,如此州中能有此安宁,皆是别驾之功也。”
  
  糜甑被刘封扶着,听着对方的话,边听边点头:“子仲虽为人沉稳,却缺少智谋,幸得方伯不弃,愿辟他为别驾,虽滥竽充数,却也要尽力而为。能得公子夸奖,也算是他的福分。”
  
  刘封赶忙推辞,两人一番客套交谈,倒是都摸清楚了对方的立场。
  
  刘封心中暗喜,在糜甑的引领下,两人进了福楼。
  
  这福楼不但精美,而且还是天然的密室。
  
  只要上了三楼后,将仆役驱离,就没有人再能偷听得了。
  
  既然双方都确认过对方的立场,上了福楼之后,刘封也就没有多敷言,称赞了几句福楼的精美后,他就直入正题。
  
  “糜老丈,小子有一些想法,想请您老给把把关,不吝赐教,不知您是否愿意?”
  
  糜甑想起子仲来信,信里经常提到刘封常有别出心裁的想法和念头,而且还都具有不小的可行性。
  
  现在看来,子仲所言非虚。
  
  光是刘封只是刚上门,就有想法要亮,这也勾起了糜甑的好奇心。
  
  糜甑故此接道:“赐教不敢当,不过若只是看看,老朽也想听听少主的想法。”
  
  刘封转头朝着徐盛点了点头,后者赶忙从背后取出一个盒子,打开之后放到糜甑面前。
  
  “糜老丈,这些绢帛之上,便是小子此次前来的目的。只是不知糜家是否愿意同小子合作,共襄盛举。”
  
  糜甑看了眼刘封,又看了看匣子。
  
  匣子里一分为二,各卷着一束绢帛。
  
  糜甑先挑了个晒盐法的绢帛看了起来。
  
  这可真就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一束绢帛有数张帛书,上面分别记录着文字和图画。
  
  文字是记录了晒盐法的详细步骤和所需人工、器械,而图画则是干脆的将晒盐法的各个工序给画了出来。
  
  即便以糜甑的沉稳,此时他的手都出现了轻微的颤抖。
  
  这哪里是赐教?
  
  这分明是金山堵门啊。
  
  糜甑都年过花甲,直奔古稀了,还能不明白刘封的潜台词?
  
  不过他也是沉的住气,看了眼刘封,见对方没有开口的意思,只是冲着自己微笑,到嘴的话硬生生给咽了下去。
  
  以他的经验来看,这晒盐之法,胜过眼下的煮盐法太多。
  
  毫不夸张的说,晒盐法无论是在人工,成本,耗费,产量,质量等诸多方面彻底碾压煮盐法,同时还能将大片大片的海岸滩涂变废为宝。
  
  要知道整个徐州,海岸线虽然很长,但能利用的却极少,主要原因就是这种滩涂太多了。
  
  原本这是一个缺陷,可现在却成了宝贝,以徐州为数巨大的滩涂面积,哪怕就是十分之一能够充作盐田,产出的食盐也足够中原诸州使用了。
  
  而且这些食盐的成本,也会远远低于往日煮盐法得来的盐货。
  
  其他盐商将会毫无竞争力可言,唯有投降或是跟风。
  
  只是投降好投,跟风却难啊。
  
  糜甑人老成精,如何能看不出两者之间的区别?
  
  往日煮盐法,所需场地不大,就算方伯查禁,也是事倍功半,难以根除。
  
  可晒盐法却截然不同,你人能跑,盐田难道跑得了?
  
  或者伱人跑了,盐田留下岂不是更妙了?
  
  更妙的是,话语权可就在方伯手里攥着,随时都能出手,而其他人却只能被动应对。
  
  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主客之势,已经更易。
  
  随后,糜甑打开了第二束绢帛。
  
  “榷盐法。”
  
  光看这个名字,糜甑就隐约猜到了几分,这应该是类似于汉武盐铁专营那样的盐政改革方案。
  
  只是不知道刘封的胃口有多大。
  
  糜甑重新低下头继续看了下去,却惊讶的发现,刘封的胃口出奇的小。
  
  自刘邦开国之后,汉初承秦制,盐铁允许民营,私人可经营盐业,然后由国家征税。只是这税收直接归属主管皇室财政的少府,诸侯国则收入入王府,都不归属于中央财政。
  
  直到汉武帝连年对外征战,以致国库空虚。理财大臣桑弘羊在皇帝的支持下,推行盐铁专卖,将天下的盐池收归国有,实行“完全专卖制”,朝廷派遣官员组织生产、运输和销售,食盐的产、运、销等环节完全官营。
  
  这已经是历代盐政中,最为严厉的了。
  
  而到了东汉时,光武帝刘秀的一时心软,竟然直接造成了盐铁之利再也收不回来了的窘境。
  
  如此一来,东汉朝廷只能依托盐税征收一小部分的税收,而绝大部分的利益都落入了盐商们的腰包,使得盐商富甲一方。
  
  原本糜甑所求,不敢奢望如本朝这般宽纵,好歹别像前朝那样盐铁专卖。
  
  事实上糜甑的判断也是正确的,历史上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都不约而同的实行了严厉的盐铁专卖,全盘照抄了汉武模式。
  
  可刘封却不会这样做。
  
  因为历史经验告诉他,汉武模式远不如榷盐法好用。
  
  哪怕只是最初版本的就场专卖制度,也比汉武时期的盐铁专卖要强上许多,收入是汉武时期的数倍之多。
  
  糜甑轻咦了一声,看的越发投入专注了。
  
  在帛书中,刘封详细的介绍了他构建的盐税体系,从生产,到收购,运输,销售,一整套的体系制度,看的糜甑拍案叫绝。
  
  尤其是这套体系不但有官营,还引入市场机制,官商分利,因地制宜,允许民营,却始终牢牢的把主动权抓在官府手里。
  
  最妙的是,官府不用维持大量的人员,这对提高效率,降低贪腐有着很大的正面作用。
  
  看完榷盐法之后,糜甑脑海中翻腾着一句话。
  
  久闻不如一见。
  
  在糜竺的影响下,糜甑已经尽可能的高估刘封了。
  
  可今天对方带来的这两份东西,无论哪一份,都要远超自己对刘封的预估。
  
  糜甑将手里的帛书重新卷好,小心翼翼的放入匣中,深怕有所毁坏。
  
  做完这一切后,他才轻轻的叹息了一声,看向刘封。
  
  “公子,您可是给糜家出了个大难题啊。”
  
  以糜甑的智慧,不难看出这两样东西的目的。
  
  刘封很显然是要用晒盐法和榷盐法中的民营部分,来换取自己以及糜家支持他进行盐政改革。
  
  如此优厚而又充满诱惑力的条件,糜甑怎么都不可能拒绝,这可是他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可即便如此,糜甑还是有一个巨大的疑惑,这个疑惑如果得不到解释,那糜甑不说无法和刘封合作,至少也会忧心忡忡。
  
  那就是如何解决互信问题。
  
  更深一步就是,糜甑不明白刘封为什么如此相信糜家。
  
  仅仅是因为糜竺对刘备的忠诚吗?
  
  这未免太牵强了。
  
  忽然,糜甑心中灵机一动。
  
  自己和长子一直挂在心上,却始终没有找到好机会的事情,说不定等的就是现在了。
  
  糜甑抬起头,正好迎上刘封热切的目光。
  
  他心中一动,顺势问道:“公子,老朽有一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可否请您指点迷津?”
  
  刘封愣了一下,没料到糜甑会突然问这话。
  
  不过很快他回过神来,点点头:“糜老丈有话直说,指点不敢当,小子总会尽力给个说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