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再次回归 (第2/2页)
铁一般的事实就在眼前,谁也无法驳斥地圆说。
汴梁。
福宁殿内灯火通明,李杰今日并没有去其他娘子的寝殿,而是留在福宁殿处置公务。
今年是科举年,前不久,省试刚刚结束,李杰现在看的便是省试中的优秀答卷
。
二十余年过去,此时的科举和过去的科举,已然是面目全非。
辞赋虽然仍在考试范畴之内,但辞赋的考评占比仅剩下一成,远不如新增的格物学。
格物学虽然只是近十几年刚刚兴起的新学,但如今在科举考试中,其评比比重仅次于策论。
而今,科举考试大致分为五个板块,一为策论,二为经义,三为格物,四为律法,五为辞赋。
其中,辞赋占比最低,如果依照百分制,辞赋大概占十分,剩下的分数中,策论占四十分,格物占二十分,经义占十五分,律法占十五分。
五大板块中,辞赋仅占十分,甚至连律法都比不过。
上行下效,科举制度的改革,也让大宋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辞赋之学,日益衰微。
毕竟,总比分只占一成,除了那些爱好辞赋,或者天赋异禀的,其他学子基本不会在辞赋上耗费太多的精力。
毫不夸张的说,和三十年前相比,大宋的诗人、词人起码少了一大半。
不过,即便如此,蜀中士子苏轼仍然是诗坛新星。
尽管最近苏轼迷恋上了格物学,几乎没怎么发表新作,但每一次发表,仍是精品中的精品。
好巧不巧,今年二十一岁的苏轼,也参加了省考,并且还取得了极高的评价。
不过,和历史上不同的是,苏轼此次应考,并不是从蜀中而来的,早在三年前,苏轼就从地方州学升到了国子监大学就读。
苏轼抵京一年后,其弟苏辙也顺利考入国子监大学。
至于三苏中的苏洵,或许是接受不了变化太快的缘故,已然放弃了科举。
毕竟,他年轻时学的东西和现在考得东西,完全不同。
关于苏洵的事,李杰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虽然他觉得有点可惜,但是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个人的得失,却是无关紧要的。
文章写得再好,也敌不过舰炮轰鸣。
李杰不认为他做错了。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如果不是大力推行格物之学,大宋的国力哪会有今日之强盛?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李杰稍微开了一点点挂,但到了现在,李杰基本上不怎么管技术院的研究了。
人,总是该成长的。
该放手时就放手,如果什么事都要他来做,待到他死后,大宋还怎么发展?
再强盛的帝国,如果固步自封,最终也只有覆灭一图。
活水,新鲜血液,才是关键!
苏轼现在这样,不也挺好的吗?
或许,大宋会失去一个文学大师,但多了一个科学家,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翻阅完苏轼的考卷之后,李杰觉得自己也到了回归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