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国潮1980 > 第八百一十三章 买版号

第八百一十三章 买版号

第八百一十三章 买版号 (第2/2页)

再之后,当然就是开始实施实质性的造星工作了。
  
  一方面宁卫民利用职权,老实不客气先抽调了一个郑铭铭派来给模特服务的港城化妆师。
  
  去为张嫱的舞台造型定妆,定穿戴风格,教她怎么穿衣打扮。
  
  同时还安排张嫱和崔健的七合板乐队熟悉,一起排练,让张嫱选歌,练歌,熟悉舞台环境。
  
  另一方面,宁卫民马不停蹄的联系出版社的熟人,找音像出版社的关系,联系录音棚,为出专辑做准备工作。
  
  还别说,原本宁卫民有点担心的“准生证”这一关,居然比他想象中要容易多了。
  
  一直和他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的《美术杂志社帮忙牵线搭桥,介绍他认识了华夏唱片公司京城分公司的总经理冯朝年。
  
  很快,对方就给了他令人高兴的回复,同意他个人出资为张嫱录制个人音乐专辑。
  
  专辑制作后由华夏唱片公司京城分公司负责发行,但需要从中抽取二十万的管理费。
  
  说白了,这就是在买卖版号。
  
  而且录音棚,人家也可以帮他联系,费用还有优惠。
  
  不得不说,宁卫民是既沾了皮尔卡顿公司股东的光,也赶上好时候了。
  
  敢情自1979年,国家批准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开始发行本土制造的盒带,共和国的音像出版行业就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仅当年太平洋公司就靠几盘民歌和美声的磁带收获了近千万的利润。
  
  随后的四年里,内地便相继成立了三百多家音像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去追求利润。
  
  结果庞大的内地市场不但容纳下了这么多音像出版社,而且还一直保持着渴求不足的状况。
  
  不用说,这是个新兴产业,钱还好赚,所以音像出版社的管理模式就很松散。
  
  通常情况下,音像出版公司都是自己去联系当红的歌手。
  
  只要彼此商定好,就可以出专辑,并且大多都是翻唱。
  
  也有演出团体为力捧自己麾下的主要演员,主动和出版社联系合作的。
  
  总之,这年头要想出盘磁带,本身就比出书容易。
  
  只要歌手有点名气,基本上是和音像出版社一拍即合的事儿。
  
  演出团体即便要捧新人,如果肯自己出资,自负盈亏也不难。
  
  难得倒是怎么保证有足够的歌曲专辑供应给市场,目前三百多加影像出版社最头疼的事,就是当红歌手已经录得差不多了,都在自己寻找合适的新人,并且紧盯电视屏幕和各大晚会。
  
  所以宁卫民这样,要个人出资捧张嫱,而且一发行就定下二百万发行量的,虽然还属于绝无仅有的个例,可运作模式却已经成熟了。
  
  音像出版社的合同样板都是现成的,只要宁卫民把管理费交了,再给三成预付款,这事就能启动。
  
  其实作为音像公司一方的负责人,冯朝年只是好奇宁卫民怎么保证资金的供给。
  
  毕竟售价五块五一盘的磁带,生产成本就三块钱呢,二百万盘就是六百万啊。
  
  百分之三十的预付款加上管理费,宁卫民前期就得凑上二百,这对个人绝对是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
  
  对此,宁卫民早就想好了策略,对冯朝年说,其实自己只是一些想捞外快的单位找来的代理人。
  
  那些单位因为各自企业属性问题,不好出面,也不想出名,才委托他经办此事。
  
  事实上,宁卫民还真不是骗,他拿给冯朝年的支票,也确实是集体企业的。
  
  加上他在皮尔卡顿公司任职,自带的信用度,所以冯朝年很容易就相信了。
  
  要问到底怎么回事呢?说破了也就一层窗户纸的事儿。
  
  敢情宁卫民做磁带的钱实际上是皮尔卡顿公司、天坛公园以及坛宫饭庄给他出的。
  
  他以预定工艺品的货款名义,替这三家单位做主,先把几十万不等的支票,分别付给了料器厂、工艺品厂。
  
  然后他再拿这些街道厂的支票付给音像出版社。
  
  这样的话,钱不就套出来了吗?
  
  这就是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好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